在2019消费者权益保护年的主题下,“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是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各种消费陷阱和信息泄露等“潜规则”。经营者缺乏诚信,意味着潜在的消费者权益受损。今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之前,新京报记者特别关注租房、金融、旅游、健身、电商等领域的消费陷阱和“潜规则”。中介机构在电商平台上设置虚假房源、套路贷款、理财理财诈骗、虚假宣传等消费陷阱,提醒消费者,呼吁和推动建立相关规范。
关键词:旅游市场乱象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消息,2019年春节假期,接待游客总量4.15亿,同比增加7.@ >6%;旅游收入5139亿元,同比增长8.2%。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旅游出行平台服务。便捷快捷的背后,还隐藏着旅游团变“购物团”、虚假出行策略、旅游线路变更、中途涨价等一系列陷阱。如何辨别旅游陷阱并避开它们,已经成为游客的必修课。
出差,通过网络预订酒店和旅游产品方便快捷,在众多商家中选择对环境、服务、价格都满意的酒店实属不易。很多人会看以前的客户评论,满意度作为参考。不过,新京报记者发现,在包括酒店、景区在内的众多在线旅游服务平台上,“点评”可以像购物网站一样“刷”,每条“点评”都会根据平台不同收取不同的费用,商户成本。一位专业刷单人士表示旅游网上平台排名,现在很多商家都是靠刷单来做线上排名的。 "我们对好评和差评都进行了梳理,三天就能提升酒店的在线排名。
真人单条好评8元
扫地队一般隐藏在贴吧、QQ群和一些实时社交平台。 3月初,新京报记者以酒店经营者的身份联系了多家自称在QQ上提供旅游网站刷机服务的“供应商”。他们说任何旅游平台上的酒店和服务都可以刷。
其中一名“刷单供应商”告诉新京报记者,携程的好评是8元,飞猪的好评是10元。
团队的生意伙伴周乔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们的定价标准是越刷越麻烦,价格越高。 “通过我们的刷单,可以保证提高店铺的评分。”以携程为例,以平台上评分为3.1的酒店为例,他说只需要20个订单就可以让该店的评分达到4,三天就能看到效果.
另一位“供应商”表示,他们除了不入住外,还按照酒店账单的真实消费流程。他们需要提前支付的费用越多,价格就越高。需要6元,300元左右的酒店8元一个。
避免监控和刷单和“货比三家”
扫地队周乔(化名)告诉新京报记者,现在评分高、排名靠前的酒店会刷单,刷单不仅看数量,还可以优化点评、刷浏览量和收藏量。同时。刷单的数量和速度由客户决定。他们建议,在开始时,可以将刷卡速度减慢,然后再增加,这样可以增加刷卡的真实性。
对于刷卡行为,很多平台都有自己的大数据监控系统来打击刷卡行为。
为了躲避监控,刷卡团队对手刷的刷卡过程有严格的要求。输入关键词,搜索需要刷的店铺,点击浏览周边店铺,货比三家,浏览至少1分钟。转一圈后,点击需要刷的店铺,浏览评论最少2分钟即可下单。
另一位“供应商”表示,为了规避平台的监管,他们通常会根据商家的真实客户订单来决定每天下多少单。只有5个订单。在很多刷单团队中,也有严格的规定,每个账号每天只能刷一个酒店订单,并且不会重复刷单,以减少被平台监控的风险。
有些团队说有成千上万的“刷手”在线订单
新京报记者联系了一个叫“91团”的战队,在缴纳了299元的会费后,他成为了战队的刷机选手。首先,团队对新京报记者进行刷单培训。每个人都需要经过实名认证,上传持身份证照片,注册电话号码和家庭住址等。
在这个团队中,刷手下单的渠道一般有两个,一个是语音聊天APP——IS Voice,另一个是QQ群。在IS Voice APP中,团队会设置多人实时聊天频道。他们将订单的单一所有者称为主持人,并跟踪群组中的实时订单信息。当他们看到自己想做的任务时,可以直接联系宿主。能。与其他刷卡团队一样,刷手的刷卡过程必须截图给下单的主播才能获得报酬。
新京报记者联系到QQ群下单的主播,主播给记者一个任务,在去哪儿网上扫酒店订单。评价好评,每单3元。
新京报记者携2700余名审稿人加入团队,团队拥有多个岗位,包括“客服”、“新人培训”、“外展”、“上市主持”、“群管助理” 、“游戏助推器”、“天猫内部优惠券代理”等。新京报记者发现,该团队不仅可以刷旅游网站的订单,还可以刷各大购物网站和外卖平台的订单。
旅游业的常见陷阱
策略不可掉以轻心
看旅游攻略,规划行程,是很多年轻人出游的重要环节之一。但旅游攻略也可以造假,产业链已经形成。有专门的作家负责写旅游攻略,还有专员负责推广等等。目的是将流量转移到酒店或旅游服务。 2018年10月,有报道称某旅游网站大量攻略、问答、评论不实。相关网站表示,一直在严厉打击游记、问答等涉及广告的违法广告,平均每周处理违法信息数万条。 .
低价游戏派成陷阱
很多出境游服务都是利用低价噱头来招揽顾客,但在签合同的时候发现需要交几万元的高额保证金,之后会退还旅途中,却经常发生纠纷,甚至旅行社空着去楼里。还有跟团强制购物,国外假冒免税店都是消费者需要警惕的陷阱。
专家说
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针对商家刷单现象,北京亿发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兆成表示,这种“刷屏”、“付差评”近年来盛行,并逐渐成为“毒瘤”的在线消费。店主聘请刷单人员帮助“刷单”,人为制造虚假销售和好评。在提高自己的好评率的同时,也增加了同行的差评。根据我国《电子商务法》旅游网上平台排名,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论等方式进行虚假、误导性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周兆成认为,网络平台应加大对购物者和差评者的打击力度,通过平台后台监控数据,并将其纳入消费者诚信数据,对差评者进行更严厉的处罚。根据不同行为的危害程度,通过梯度拦截的方式,在交易侧和评价侧对账户进行限制。
周律师表示,对欺诈商家的处罚也应该加大力度。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虚假宣传的具体内容。用户评论刷单,制作误导和虚假宣传内容。同时,将加大对违法者的打击力度。第二十条明确,情节严重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除了加强查处,有关部门还应通过技术手段督促平台完善交易规则,建立健全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