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学院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联手创建的贵阳学院—双龙协同创业创新基地,获批2022年度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记者从经济区经济发展局获悉,截至目前,该创业创新基地已累计孵化企业210家,现有入驻小微企业134家。经济区100余家重点企业与贵阳学院开展合作,在技术、人才和成果上实现共享。
贵阳学院—双龙协同创业创新基地,是贵阳学院与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共同建立的创新能力共享服务新平台,旨在通过政府引导、高校参与、企业化经营管理的模式,汇聚创新资源、培养双创人才、孵化小微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开放协同发展,促进校地融合发展,基地运营公司是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公司(贵阳博新雅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近年来,该基地通过建设完备的小微企业服务支撑体系,为小微企业服务模式提供了示范,并在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12项管理制度,做稳做实了创业创新基地的工作,同时通过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创业。
如信息服务上,基地对创业创新政策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解读,为企业提供详尽的政策支持,帮助创业者和小微企业知晓政策、用好政策;技术上,基地充分发挥贵阳学院的科研与人才优势,在贵州味特食品有限公司成立贵阳学院专业硕士科研实践基地,对初创的大学生企业提供一对一创业导师服务一年,另一方面对经济区的重点产业企业,选派了相关领域的专家人才到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为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每年为企业节省近百万元开支;在资金上,基地运营公司与贵州双龙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1500万元孵化资金池,用于基地入驻企业投融资需求,对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方面的创业创新企业给予投资,更好地扶持种子期、成长期的创业创新企业,为创新创业提供高质量服务供给。据悉,自基地创建以来,总计已帮助入驻企业获得700余万元的各项资金扶持。
政策、资金、技术等全方位服务,为入驻企业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创业创新能力,一批批小微企业依托贵阳学院—双龙协同创业创新基地创新成果共享的优势,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并进入到经济区龙头企业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实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其中,黔山良农有限公司是贵阳学院大学科技园2015年孵化的企业,经过孵化,目前,该企业已是生态贵州农产品数字化新零售品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而由贵阳学院3名2015级毕业生共同创立的“贵州黔城黔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基地的帮助下,如今已成为贵州省环境检测行业领先企业,年营业额已超千万元。
据介绍,截至目前,经济区的100余家重点企业(味特食品、一树药业等)目前已与贵阳学院在技术、人才和成果上开展合作,实现融合发展。在企业孵化上,基地以大学科技园为主要载体,让入驻企业实现“校内研发—小微基地孵化—大学科技园产业化—政府产业区规模化”的四级转化。
与此同时,贵阳学院还积极把一线教师的研发成果进行孵化与产业化,与经济区建立孵化平台,招引相关企业或自身进行产业化,并在支持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高层次人才双向流动、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开展深入融合。
在经济区与贵阳学院联手打造的多个创新创业平台助力下,经济区创新创业氛围正变得越来越浓,创业团队也越来越多。据介绍,通过“双创”活动培育的创业团队每年有七八十家,今年以来,已有30余个创业团队转变成企业。
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经济区与贵阳学院将不断优化中小企业的创业创新环境,通过以大学科技园为纽带,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创新资源集成。同时以小微基地为依托,服务企业创新为宗旨,搭建产创孵化平台,促进小微企业孵化。以产品开发为主线,建立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形成全产业链孵化链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多方联动为举措,构建双创人才培养体系,全力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来源:贵阳市人民政府_部门动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