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功端掉一个“间谍窝点”
为了几个臭钱,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最终的结果就是面对牢狱之灾。中国端掉“间谍窝”,给了那些藏在暗处的老鼠们一个警告,随着《反间谍法》的完善,信息空间不再是法外之地,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出卖国家机密,就必然迎来法律的审判。
据中时新闻网报道,5月8日,中国国家安全机关对咨询企业凯盛融英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现场执法,原因是凯盛公司在承担涉外咨询项目过程中,借助国内咨询公司等行业便利,打着知识付费的幌子,窃取并出售国家重点领域的秘密和情报。
凯盛被查,可以说中国是端掉了“间谍窝”。资料显示,凯盛融英公司总部在中国上海市,在中国其他多个大型城市也设有分支机构,还有一个机构在美国纽约。另外,据国家安全机关人员透露,凯盛总共拥有一千多家客户,遍布境内境外,包括各种政治或者民间机构。而在该公司的数据库中,可接受咨询的专家数量高达三十万人以上,涉及经济、政治、科技、国防等各个领域的行业精英。据调查,仅2017年至2020年,凯盛融英就接受上百家境外公司汇款2000多次,金额高达7000多万美元。
如此庞大的业务规模,显然是成体系的行动,该公司显然就是境外间谍窃取中国情报的白手套。因为接触信息的便利性,这一类咨询公司很容易就会被境外间谍机构找上门来,在金钱的引诱下,业务也就越来越危险。这也给所有能够接触机密信息的个人或者机构提了个醒,在信息领域一定要保持警惕,切勿利欲熏心去从事违法犯罪的勾当,远离一切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美西方渗透无孔不入,中国连出两招
特别是近几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百般打压,在亚太地区陈兵列甲,企图用尽一切手段阻止中国复兴,如果信息安全这一块存在漏洞,就会在战略上处于极大的劣势,处处遭受掣肘。
好在中国已经及时亡羊补牢,在两个方面加强了信息安全的控制能力。第一就是立法,4月26日,中国通过了新修订的《反间谍法》,极大地完善了安全漏洞,条款从40条增加到71条。有了这次修订,《反间谍法》就会成为中国抓捕并惩罚间谍、内鬼的利器。
第二就是加强监管,凯盛公司这个“间谍窝”之所以能够运营并且壮大,说明此前对商业信息的监管重视程度不足,随着《反间谍法》出台,很快就打掉一窝“老鼠”,说明中国接下来会提高信息安全的管控力度。
总之,信息安全涉及国家安全,不仅在国家层面要立法完善打击犯罪的范围和力度,普通人也必须保持警惕,防止落入陷阱或者被有心人利用。
驱逐中国外交官遭反制,加拿大自取其辱
在美国把中国列为“主要的威胁”以后,西方不仅利用商业行为窃取中国机密情报,部分国家还开始对中国内政指指点点,不惜破坏国家关系,也要为华盛顿的利益摇旗呐喊,加拿大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对待这种美国的附庸,中国也毫不留情,加拿大的挑衅只不过是自取其辱。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5月9日,加拿大政府宣布将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一名外交官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且加以驱逐。针对加拿大的无理行径,中国决定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将加拿大驻上海总领馆领事甄逸慧列为“不受欢迎的人”,并要求她在5月13日以前离境,中方保留作出进一步反应的权利。
为什么说加拿大是自取其辱?因为全世界都知道,加拿大对中国的挑衅,只不过是在顺从华盛顿的旨意,而双方互相驱逐外交官,意味着两国关系已经走到尽头,加拿大为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正在损害自己的外部关系,这正是其愚蠢之处。
在美国的一众盟友附庸当中,大多数国家都只是在中美两国间走钢丝,尽力避免彻底得罪任何一方,因为中美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国家,影响力非常广泛。因此,美国的许多盟国也就是为美国摇旗呐喊一下,装装样子而已,但加拿大则不同,是打心底里把自己当成了美国的“走狗”,从华为公司被美国打压开始,加拿大就不问青红皂白,对华为高管孟晚舟女士进行扣押监禁,在中国政府强势交涉下,才肯释放她回国。
如今,加拿大故技重施,在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下,对中国内政指指点点,无非就是为了讨好美国,殊不知,这种上不了台面的行为只不过是自取其辱。
在国际上有一个政治名词,叫“加拿大化”,意味着某个国家在强大的邻国压力下,表现出软弱和妥协的特征。显然,加拿大离上帝太远,离美国太近,所以只能做美国的“殖民地”,渥太华也只能充当华盛顿的喉舌。别看加拿大经常对美国摇尾巴,美国对这个忠诚的附庸可并不手软,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的特朗普,就用铝钢关税和北美自由贸易协议整治加拿大,而渥太华当局完全无能为力。
每当美国在国际上混的差,回了北美就开始整加拿大,也就难怪在美国的一众盟友当中,加拿大就像一条被打怕了的“狗”,只能更加卖力地讨好美国。并且,中国与加拿大的贸易额在2022年创造新高,其中中国对加出口约1000亿加元,对加进口只有279亿加元,也就是说中国拥有巨大的贸易顺差,渥太华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也无法避免在经济上对华依赖,所以,只能以政治手段交恶,进而改变贸易困局。
但是,美国政府各大部门的高官都在积极接触中国,希望与中国合作,共同应对潜在的经济危机,而加拿大在这个节骨眼上,还在对华盛顿摇尾乞怜,与中国交恶,实在是自讨苦吃,自取其辱。
此仗关乎俄罗斯存亡,普京“高调迎战”
美国希望与中国接触,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就是要解决俄乌冲突,迄今为止,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一年多,基辅方面筹备已久的春季反攻即将开始,普京这边也“高调迎战”。
据《观察者网》报道,5月9日上午10点,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8周年阅兵式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仪式并发表讲话。普京在讲话中表示,一场针对俄罗斯的真正战争已经爆发,西方坚决挑起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和血腥冲突,乌克兰人民也已经沦为基辅政权的人质和筹码,文明再次处于转折点,而俄罗斯将确保自身的安全。
俄乌冲突一年多以来,这是第一次,普京将这场冲突定义为战争,此前都是“冲突”或者“危机”,但现在普京公开确认这就是战争。当然,战争的双方不仅是俄罗斯和乌克兰,而是俄罗斯和整个北约,所以,普京表示这是另一个转折点,因为俄罗斯已经把俄乌冲突,当成了另一场卫国战争,就像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所说一样,俄乌冲突关乎俄罗斯联邦的生死存亡。
普京决心已下,乌克兰希望渺茫
乌克兰的春季反攻即将开始,在乌军阵营当中,就有许多力量来自北约成员国的支持,根据美国国防部泄露的文件信息显示,光是美国,就至少在武器、情报、科技和资金等各方面支持着乌克兰。所以,普京在这次卫国战争纪念仪式上高调迎战,迎的正是北约。
当俄罗斯把俄乌冲突上升到卫国战争的层次,西方就应该明白,无论乌克兰在春季反攻中取得再大的战果,俄罗斯都不会向西方妥协。即便在武器的数量上,俄罗斯处于劣势,但考虑到恐怖的战略纵深,以及俄罗斯军工体的发达程度,战争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也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德国国防部长皮斯托留斯此前曾公开表示,将会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援助,美国也在不断削减援助乌克兰的军事预算,并且,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已经承认中国的调停地位,有意在乌克兰春季反攻以后,促成俄乌和谈。
可以说,无论乌克兰拥有再大的抱负,春季反攻都是最后的机会,如果不能取得理想的战果,不仅乌克兰的军事力量会耗尽,西方的支持和援助也会终止,届时,泽连斯基政府恐怕只能接受俄罗斯的要求,作出承诺不寻求加入北约。
尽管在俄乌冲突以后,莫斯科遭受到西方一万三千多项制裁,但俄罗斯经济水平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仅仅衰退3%,反观乌克兰,经济规模大幅缩减30%以上,还伴随着人口流失、基建被毁等等困局。现代战争打的就是经济,而从目前的形势看来,乌克兰想要获得胜利希望非常渺茫,俄罗斯经济平稳,就是普京高调迎战的底气所在。
美国有两件糟心事,拜登很急
美国不再关注乌克兰危机,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让拜登着急,而且,有两件事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第一就是美国国债提高上限的问题。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5月8日报道,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当天接受采访时,对债务违约问题表示担忧,她认为一旦出现债务违约,将会对美国的信用评级产生不利影响,损害美国的储备货币地位,因此众议院必须尽快通过议案。
美国国债总额已经高达31.4万亿美元,此前,耶伦曾警告称,如果共和党不同意提高上限,最快在6月1日,国债就会违约。据权威机构预测,如果美国国债违约,将造成大规模经济衰退,以及数百万人失业。没钱寸步难行,对美国政府来说同样如此,所以现在拜登很急。
但国债问题不仅仅是个财务问题,还涉及到美国的党争。此前,拜登在疫情后期曾大规模放水,给美国人民发放纾困救济金,为他个人赢得了声誉,也冲击了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的选票基础,共和党因此就认为,拜登是在利用国家财政攫取权力,企图以收买选民赢得连任,当然也就不会同意大幅提高国债上限,并且还要对资金去处加上许多限制。
虽然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还未到来,美国民主党拜登政府和共和党已经在国债问题上展开博弈,谁更输的起,谁就能赢。
布林肯很着急,想要尽快访华
美国政府着急的第二件事,就是与中国的沟通渠道始终没有打通。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5月8日,美国国务院首席副发言人韦丹·帕特尔表示,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访问中国。
很显然,拜登几年来的执政,已经把世界搞的一团糟,在国际上,俄乌冲突始终无法解决,多个地区的地缘危机濒临爆发,西方国家还陷入普遍的贸易逆差和恶性通胀。美国的问题也不少,经济上面临着结构性危机,高通胀、高负债、高利息,银行业经营困难,已经有三家银行破产倒闭,还有近两百家银行存在类似危机,包括国际贸易中的去美元化也在稳步推进当中,流动性持续降低。
面临着内忧外患,美国政府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华盛顿多位高官公开表示,希望恢复中美两国的高层接触,包括国务卿布林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都想访华。但是,想要获得中国的信任非常困难,对于美国发出的会晤请求,中国始终冷淡处理,难怪美国如此着急。
美国急也没用,拜登政府的博弈策略是先把事情搞得尽可能糟糕,再用掀桌子的威胁去获取谈判优势,面对这种态度,不仅中国想要敬而远之,就连美国共和党都看不惯。如果美国真的有意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对过时的冷战思维进行反思,并且用行动表示诚意,否则的话,布林肯访华就没用,中国也不会表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