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发帖需知     
登录   /   去注册

湖南大学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超七成儿童3岁前开始接触数字设备

楼主
发布于 2023-05-24 05:36:02
来源:顾学信息网

来源:人民网-湖南频道

学前儿童数字技能维度得分情况。单位供图

学前儿童首次接触数字设备的年龄。单位供图

学前儿童的专属数字设备拥有情况。单位供图

项目组在长沙县开慧镇板仓中心幼儿园调研。凌露摄

连续几天,4岁多的天天每天早上6点多就醒来,打开平板电脑看动画片或听儿童故事。周末时,他常常指令“天猫精灵”一连讲好几个小时的故事,还不允许别人叫停。听得入迷,他哪里都不想去。

这是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项目组在长沙市调研时观察到的一幕。而事实上,天天并非孤例。据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项目组对1342户湖南省3-6岁幼儿家庭的调研结果显示,超七成(75.81%)的儿童在3岁之前就开始接触数字设备,99.63%的受访儿童在6岁前已经接触数字设备,63.71%的儿童单次看电子屏幕的时长超过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建议的15分钟。

湖南省教育研究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湖南省新闻传播学会专家认为,此次调研意义重大,方法得当,成果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意义。

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亟待重视

进入数字社会,涵盖数字获取、使用、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素质与能力的数字素养被视为公民的必备素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认为,儿童数字素养应“以适合儿童年龄及当地文化和背景的方式保障其在线安全和合法权益”。

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项目的指导老师、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徐琼说,在我国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学前儿童数字媒介使用低龄化、常态化和娱乐化趋势明显,“电子保姆”“数字童工”等问题已引发社会普遍关注。她鼓励、指导学生团队开展调研,希望进一步了解我国学前儿童数字媒介接触及数字素养情况,研究如何在确保学前儿童身心健康的前提下,科学促进其数字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湖南大学师生积极开展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

2022年,调研项目得到学院大力支持,除新闻传播、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专家外,项目组还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周丛笑等参与指导。团队于2022年8月开始在上海、江苏、湖南等省市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同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专家意见,建构了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育规律和中国实际的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评估框架。

今年3月,项目组以湖南省为取样区域,根据人均GDP、人口规模和城乡区域三个指标,综合采用分层抽样、多段抽样和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在湖南长沙、益阳和永州三个地级市抽取1342户幼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同时辅以对家长、幼儿、幼儿教师的深度访谈,对幼儿家园活动的参与式观察。

学前儿童数字接触呈低龄化、娱乐化和过度趋势

研究发现,超七成(75.81%)的儿童在3岁之前就开始接触数字设备,99.63%的受访儿童在6岁前已经接触数字设备,家长基于早教(26.8%)、照管(15.6%)等目的允许学前儿童使用数字设备,超过三成(35.77%)的学前儿童拥有自己的专属数字设备,其中以平板电脑、学习机和智能机器人为主。

63.71%的儿童单次看电子屏幕的时长超过教育部《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建议的15分钟。学前儿童数字设备接触总体趋于娱乐化,主要是听儿歌、故事、看动画、绘本,看视频、直播、玩游戏。

学前儿童整体数字素养得分偏低

研究发现,学前儿童数字素养各维度发展不均衡,但总体水平偏低。结合深度访谈与观察结果分析发现,学前儿童对数字设备很感兴趣,乐于学习播放视频、拍照、发微信、打电话等数字技能,但普遍不了解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等数字风险,也很少去质疑信息的真实性。家长对学前儿童家庭、幼儿园在数字批判意识、数字安全意识方面的指导也普遍不足。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数字素养影响显著

学前儿童数字素养与家庭文化背景、家长教养方式、年龄等因素有关。家长学历越高,学前儿童的数字学习意识和数字技能素养越高。研究首次揭示家长教养方式对学前儿童的数字素养的影响:在严格管控且缺少亲子交流的专制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前儿童,数字设备接触较少,数字意识和技能发展均落后于同辈。而在能及时回应需求、不过多约束孩子的宽容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学前儿童,其数字安全意识、数字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意识相对较强。

不同年龄段的学前儿童数字学习意识没有呈现显著性差异;但年龄越大,数字技能、数字安全意识和数字批判意识越强,数字自我管理意识越弱。女童的社交协作技能和内容创作技能略高于男童。拥有专属数字设备的学前儿童数字技能、数字学习意识和数字安全意识相对较高。

学前儿童数字化生存风险亟待关注

学前儿童数字自我管理意识薄弱,单次及日均累计数字屏幕接触时间不同程度超过教育部门推荐的健康标准。近六成(58.3%)出现过“哭闹着要看电视、玩手机或平板”等情况,近三成(30.7%)出现过“不配合家长管理,偷偷使用或超时使用”情况;近三成(32.4%)“更愿意看电视、玩手机或平板而不愿外出活动”,这导致其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加剧近视、肥胖等健康风险。此外,城市学前儿童的数字学习意识、基础操作技能和内容创作技能均高于乡村儿童,学前期“数字鸿沟”初现端倪。

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需要全社会助力

调研发现,家长、幼儿教师已认识到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存在相关知识与能力不足、教育手段落后、认知局限等困难。家庭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家长是其数字设备接触的启蒙者和主要监管者。当前家庭数字素养教育以消极限制为主,超过97.6%的家长表示需要社会提供数字素养教育方面的指导。

结合调研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的现实需求和中国国情,项目组建议,建设和完善由家庭、幼教机构、数字产业及教育等相关主管部门共同参与,各负其责的中国特色多元主体共育机制,同时推进学前儿童数字素养发展权益保护及法规建设、分类、分龄精准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和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试点单位或地区建设。

据悉,项目组拟继续深化相关理论研究,充实实证研究成果,同时积极探索开发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系列微课程,组织学生到乡村开展儿童数字素养支教活动,以实际行动促进学前儿童数字素养教育事业。(苏醒、王文业、孙安琪)

以上就是【湖南大学学前儿童数字素养调研:超七成儿童3岁前开始接触数字设备】的相关内容,查看其它热门资讯请持续关注顾学信息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对于文章出处有疑虑,请联络我们,我们将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核实并处理,邮箱:3066548754@qq.com。
 
boardInfo
已更新:204358
返回顶部